園區簡介

首頁 > 園區簡介 > 成美文化園

關於成美文化園

成美文化園,為永靖地區兼具歷史人文與觀光休憩的綜合型庭園空間。 園內擁有百年古厝「成美公堂」,訴說著先人唐山過台灣,篳路藍縷、開家發跡的艱辛歷史,更傳承著家族數百年來傳揚孔孟精神的文化記憶;匠心獨具的「和園」,承襲歷代名園技法,為台灣庭園工藝樹立典範。 由「成美公堂」出發,本園推動地方人文發展、策畫全國性之文化特展、舉辦傳統民俗活動、宣揚飲水思源及孝親精神,與在地居民共享共榮。如此高、大、深、遠之擘劃,旨在造福鄉里、行銷永靖,使「成美文化園」成為地方文化教育與休閒之重要指標,並串聯起永靖周遭區域,重新賦予永靖嶄新形象,期待由一傳統小農村,成為台灣人文景緻的新亮點!

和園

為紀念創辦人魏和德先生與謝如雪女士,於2014年整建完成,庭園內種植許多松樹、柏樹、象徵松柏長青,並且提醒大家飲水思源孝順父母。 廣植各種林木,製造新鮮空氣,用芬多精回饋永靖。另有一株樹齡達550年的紫檀與蒼翠的落羽松步道,成為來賓遊園時拍照熱門景點。

成美公堂

始建於西元一八八五年(清光緒十一年),起初是一條龍式竹筒屋,一九一七年修建成今日二進雙護龍的格局。因歲月刻蝕頹圮,遂於2005年開始修復,經七年落成。
保有百年前原貌,並重現閩客建築技藝及人文精華,創台灣古宅修復的先例,目前為彰化縣定歷史建築,將規劃為「台灣百年常民生活博物館」,假日常吸引許多遊客駐足留影。

香火延續

成美公堂獨創字讀音為ㄎㄧㄤˇ。為學好孔孟四字之合體字,以孔孟精神為教育核心,長期關心地方教育,將成人之美的理念,向下扎根,讓向上、向善的力量,散播延續。

文化傳承

費時七年,以古法修復百年古厝成美公堂,依循八大工法,全程不用鐵釘。並打造與成美公堂1:1的傳習齋,讓匠師技藝傳承,重現閩客建築風采。

造福鄉里

飲水思源,共享共榮,舉辦社區活動,與永靖鄉親同樂,在過程中使鄉親們感受溫馨的服務,讓成美文化園,成為永靖鄉親們的大家園。

行銷永靖

策畫全國性特展,吸引觀光人潮,重塑永靖新形象。讓永靖鄉從彰化縣的小農村,成為彰化觀光的新亮點,進而躍升為台灣國內旅遊的新焦點

幸福台灣

成美文化園,從有形的建築,到無形的價值傳遞,發揮成人之美的力量,將爭取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文化資產保存獎」的榮耀,讓全世界看見臺灣的傳統價值與建築工藝之美,為台灣百年常民文化與庭園工藝,奠下承先啟後的展新基石。

飲水思源

為紀念創辦人魏和德先生創業維艱與謝如雪女士慈祥無私的奉獻之精神,特別委請王英信大師雕塑銅像,藉此表達孺慕思親之情。此外,也以銅像自我惕勵,期能發揚祖德,承續父母關懷弱勢,造福鄉里之精神。 創辦人紀念亭內,有魏和德先生生平創業故事,並可以多媒體觀賞模式,欣賞創辦人的手稿、照片、墨寶等珍貴資料。

和園

「和園」設計為唐式庭園,遍植台灣各種原生樹種,如九芎、朴樹、茄苳、樟樹、竹柏、龍柏、真柏、羅漢松、七里香、楓港柿、象牙木等樹種,而這些樹種在園區內受到良好且專業的照顧,其中尚有庭園、假山、瀑布等別緻造景,令人流連忘返,美不勝收。未來,園區也將加入更多元的植物物種,期能成為植物的遺傳基因庫和物種教育的良善場所。

成美公堂

名列彰化縣歷史建築,始建於西元1885年(清光緒二十一),起初只是一條龍式竹筒屋,1917年完成「二進雙護龍」的格局。歷經歲月刻蝕頹圮,多年走訪規劃,於2005年5月啟動整修復建,聘請多位國寶級古法建築師傅與工藝大師,以細膩考究之工法,再現百年閩客經典建築風貌!預計規劃成為「百年常民生活博物館」,為台灣的建築工藝與文化資產創造典範。

學好孔孟

位於二進,祖先廳主牆後方,有一以「子」為中心,結合了「孔」「孟」「好」「字」四字的特殊合體字,名曰:「ㄎㄧㄤˇ」。此乃成美公堂之獨創字,意思是「學好孔孟」,表達祖家崇尚儒學與禮義之精神。百年來,成美公堂以孔孟思想為家精神育之核心,力行「成人之美」理念,長期關注家庭教育、進而深耕地方,魏家先祖「施醫濟貧修水圳」、「晴耕雨讀興學校」之善跡,不但向下扎根,也讓進取、向善的力量得以散播、延續。

傳習齋

創台灣古宅修復之先例,於修建「成美公堂」主體之前,由國寶級匠師─陳天平領導,所有工班先行投入此1:1模型試作區。此區除了針對修建過程的工作磨合作狀況預演之外;也規劃作為相關科系學生與工藝教育的場域,未來將安排多位匠師於此施作、教學,作為技藝傳承之教室,故特此命名為「傳習齋」,以便就近觀察古法建築結構,永垂流傳。
成美文化園,從有形的建築,到無形的價值傳遞,發揮成人之美的力量,讓全世界看見臺灣的傳統價值與建築工藝之美,為台灣百年常民文化與庭園工藝,奠下承先啟後的展新基石。期盼實現「香火延續」、「文化傳承」、「造福鄉里」、「行銷永靖」、「幸福台灣」五大使命!
Copyright © 2022 成美文化園 All Rights Reserved.